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开房扯到鼾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18: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到开房,大部分人都知悉是住店,目的是休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睡觉,但睡觉这个词容易让人误解,前些天网上爆出烟草局长和女下属开房的新闻,无论他怎么辩解,总之不单纯,休息就要加上一个引号来,在方言里睡觉这个词非常具有屌丝的囧味,可以给人深长的回味及带来无限的遐思,我这篇东扯西拉的文章也正是从方言俚语里来辨识睡觉这个词的多重属性。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故而睡觉的含义经过层层发酵已经变得非常丰富,当占有现代文化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之所以敢这样判断,是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围绕着人的三大诉求,吃,玩,睡,发展也好,前进也好,都是在这三大诉求上达到进步和统一的,本文单说睡觉一事,吃和玩这里都不提了。   

  说到睡觉,首先联想到的是季节,天气,白天黑夜,早上晚上,不同的时间地点会有不同的结果,其次可以联想到衣服,床,被子,枕头,还有一些生活必须品,当然,更好的想法是联系到情人,伴侣,以及由此相关的一些文化和附属产业。   

  古来睡觉的文化就非常丰富,仅仅一张床,就有许多不同的背景,这各式背景的床铺又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故事,就连一些大人物,皇亲国戚,知名政客都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演绎一场场床上的故事,如克林顿与莱温斯基,奥巴马和维拉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至于电影电视剧里,若是没有基本都没出路,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的节目里也多依靠来出镜,如《捐助》《就差钱》《说事》《策划》《心病》,那一个离开了?没有了床他在央视的出镜率也要减许多,虽然北方是炕,但炕上演绎的故事同样是扣人心弦的,并且炕和睡觉也是有着大关联的。   

  其实,床文化只占睡觉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如睡觉时的生理特征、思想境界等,这些都是让人无限遐思的事情,若是讨论起来都会占有很大的份量,仅是睡觉时发出的气息,声响就能演绎出不同的睡眠文化北京白癜风医院。   

  总而言之,睡觉在人生、在戏里都占有很大的份量,根据睡觉这个词不同的语音属性同样也演绎出了不同的文化,方言俚语里更是对睡觉这个词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的叫法,文明些的有:睡了,困了,困觉了,歇了,睡眠,睡觉,上床了,就寝了,入睡,大老粗还会说:嗑了,妥了,吼了,呼了,告了,告告,做梦呢,没起来呢,另外还有到呼家庄了,到上海了,到苏州了,做黄粱梦,寐着呢,寤着呢,当然,不尊重的说法也有:摆着了,停尸呢,不醒了,不睁眼了,妥尸了,死得了,入魔道了。   

  有时我就会想,单是一个睡觉的词汇,前人为什么就弄的如此复杂呢?困了,睡觉了,都好解释,这也是最直接的表述,也是各地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至于到上海,到苏州了,应该是包含了一种理想,不能实现的梦想,这就和做梦了有差不多的道理,而妥尸这类词汇是把睡觉理解为仙逝去了,是一种咒语,也似对一些人的希冀与晦气的解脱。   

  当然,所有这些词汇,都围绕着人入睡时的行为特征,这也充分说明人类所得了白癜风如何治愈具有的聪明才智,把睡眠搞成了高深的文化,无论是昏昏欲睡,还是睡卧不宁,都成了一种睡的语音,即便是装睡假睡,似睡非睡,卧榻鼾睡,古人都能给一个恰当的描述。   

  对前人语言才智心生钦佩的时候,也让我有一个小小的疑惑,那就是对睡觉时发出的声响注解,如呼噜声。前些天,网络作家梦云在一首诗歌里用了微鼾一词,初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细细品味便觉得还是有些问题,鼾声的基本解释是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如鼾声如雷,鼾睡。既然鼾是粗重的鼻息声,怎么可以用微这个字来修饰呢?这样岂不是自相矛盾?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教语文的汪老师说百度后也可以用的,而且网上用的人也比较多,所谓众口铄金,微鼾已经成了一种定式。   

  可直觉还是告诉我古人的文字不会这样差错,带着这个疑惑,我便想从网上找到答案,然而打开百度网页,搜索打呼噜一词,上万条信息基本都是如何治疗打呼噜,不错,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治疗是必要的,但在如何定位打呼噜声音轻重的古今词语里,都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由于打呼噜的声音有大小,大有鼾声如雷,轻有鼾声不止,这轻微的打呼噜声难道就不能称之为微鼾吗?出于对古人的虔诚,我又特意在各地方方言里去寻解答,无意之中,竟然让我得了一个答案,原来,古人的语言是有大智慧的,打呼噜的每一个程度都有着文字注解,我们方言里称睡觉为吼着了,其实准确的说法是齁着了,歇了应该是齂了。一样的语音不一样的语境,这就是古人的文明,却被我们无知错为不能理解的方言。   

  打呼噜的声音有大小,但到达鼾声的时候必定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譬如鼾声如雷,而打呼噜声略小时只能算作是齁,方言里齁一觉了便是此景,当打呼噜气息小,声响非常小的时候,也就是现在网上所描绘的微鼾,古人只用齂来解释。方言里齂息了便是此景。   

  如此准确的呼噜声描述为我们的古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异彩,而当我们把古文化丢失,变成睡觉也不会睡了,反生出许许多多奇怪的睡觉语言,就连入魔道之类的梦幻境界都衍生了出来,不能不让人去沉思。   

  若是我们能够继承祖宗的文化遗产,何至于丢失许多原本属于我们的财富,日韩的榻榻米本源自我们汉代,和服何尝不是我们唐代就拥有?只是我们没有好好珍惜罢了。   

  唉,先人的文化我们已经丢了太多,希望都尊重起来,不要丢失了。否则,岂止丢失了一点睡觉的文化,只怕吃和玩的文化也要丢失一点,到时候是吃也不会吃,玩也不会玩了,逐步走向了沉沦。   

  荐孕女应知这些对自产儿的误解或这是杞人之忧,睡眠并不在文化的高深,而在于它的功效,一觉过来,可以起到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甚至可以去灾呈祥,荣辱不惊,至于益寿延年,修身养性,只要勤加修炼也是能达到的。   

  安心的睡好觉,把握准确的睡眠时间,因境而生,因景而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保证充足的睡眠,把生活质量搞上去,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生理渴求。   

  或者,这皆是生命中的小事,却花费了我如此多的精力,在这里和大家扯了这么多,这因为从睡觉的文化里我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感悟,又渴望和大家分享,至于能不能为大家所用,把我们的文化向深层发展,就不是我所能说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