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童年”的漫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7:4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日,自己生发过一个念头,认为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是更接近于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也顺手扯了我们的《红楼梦》做过比较。   

  其缘由,近来又看了些高的这部书,随手翻翻,满目惊叹。有时,就忍不住拍手大叫,“厉害,厉害”。觉得他写的那些生活里的片段,“真实”的很。里面的人物真真触手可及,充耳可闻。尤其是写到人物的一些心理细节时,我竟然感叹,那么远的一个外国,那么久远的一个时间,怎么他像是更懂我的心思?平日间心中隐约有,只是嘴里说不出的一些东西,反倒被人家说的一清二楚?到这时,不得不感叹:确实有“人性”说,文学大家果然了得,又果然了不得。   

  当年金圣叹评《水浒》时说,能让他觉得里面的人物几乎要从书里“踢跳出来”。公心而论,我们的《水浒》和人家比起来,还是略逊了。若找些理由,也可能是我们传统的审美取向不同。就如同我们的国画,再细致的工笔,也还是不如西方的油彩看起来更“真实”。――有国画内家说,我们的境界是在“得意忘形”――人物真实可感,单就这一点来看,可能西方文学还是要占些优势的。   

  为什么把《童年》和《红楼梦》扯到了一起?也许是因为,眼下电视里也正翻演着这部书;里面也是人物多的很,错综复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红》是我们的骄傲,一提到中国文学,就很能绕得过去,我看在人物的“真实”度上,也只有前八十回能与之匹敌理论一番。   

  那时,做了判断。《红》不如《童》更“现实”,其中一个看法角度:《红》以及后代“红学”太过于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开头就把一个个活人做了判词,然后就是一步步的去求证。搞得有些像一个个数学题目了。开始设题,然观察头发能看出些什么后作者和读者一步步解析答案。然后现实的情况,哪里都是事先设好的完整题目,哪里都有准确答案?所以《红》做的还是太过于拘泥了。从这里看,也幸好《红》没有传下酒桌上的关公和曹完全原本,倒成了好事。   

  《童》倒写的随心。除了替代作者叙事的“阿瘳沙”之外,没几个人物是贯穿始终的。整篇看起来,也就如同逛街一般。又像是坐了船看河两岸的风景。一路走来,一路看去。也是各色人物,各种景色。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再也看不到了,也不知道前面还能遇到哪个,遇到的又不知所终了。就是同船的人,也是上来的,下去的,没有几个陪你走到尽头。我就想这也许就是人生吧,“逝者如斯夫”,只是一路前行,前不见来者,后也少能再遇到“故人”。于是,我觉得《童》更近真实。   

  这几天,也还在想这个问题。我又想,无论古今,或者中外。如果单从叙事圆满的这个角度来看,也不妨分做两大类别。“线型”的“网状”的。线形只是以一个或几个饮食保健应重视这些人物做线,一路写来,两端,周围都可以涉及延长,虽松散倒比较开放。网状的结构就比较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里面的人物间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整体来看,都在一个网上动作,结构紧密倒是封闭的。《童》是线,《红》是网。   

  再想其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学以线状的居多,《三国》《西游》《水浒》都像是线状为主。西方文学倒是网状的居多,我们现代的一些作品,也多是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也变得网起来。屠格涅夫(?)大约说过:如果第三章墙上挂了,到了十几章还没有开,那么这把就是没必要的。这是他们创作习惯。   

  这种习惯当然也影响到了影视作品等叙事风格中。我们看西方影剧,就觉得情节错综复杂而完整流畅,出乎意外,又合情入理。让人有解得数学题般的快感,每个条件都充分有用,最终得到答案就如释重负,又得意洋洋。而我们现代编导的一些作品,往往显得松散生硬,好多不能自圆其说。这方面,还处在向人家学习探求的阶段。   

  再究根本,可能是西方传统教育重“理”,与严谨的数学、逻辑等相关。我们的教育重“文日常居家应学会重视这些”,偏重比较自由的“抒情”“写意”。奇怪的是,从世界角度来看,中国人以严谨内敛而称,西方人倒多是自由散漫的形象。不过,也许,其他的都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写人,写共通的“人性”,才是根本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