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傀儡人生 tcolk3t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3:5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根植于世俗的土壤,必然沾满世俗的尘埃,否则艺术将失去生命力。   

  傀儡戏是古老的民间艺术,有布袋、提线等类型,最早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从唐宋元明清至当代,传承不辍,常见中科“M-D多维白癜风康复体系”的优越性于民间信仰活动及婚丧习俗中。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中,逢中元节、嫁娶或丧事,都会有人邀请剧团表演布袋戏,观看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偶尔小孩或年轻人凑热闹,但并不能静心观看演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布袋戏亦已逐渐淡出乡村生活中,偶有人邀请表演布袋戏,也只是民俗活动的点缀,增加活动气氛罢了,表演者在全心投入演出,鲜有人观看,道不出的无奈与心酸。   

  一双巧手舞春秋,几根悬丝弄乾坤。道是傀儡无灵性,分明曲中诉悲欢。傀儡又称嘉礼,在闽南地区,有父母在批评子女,形容孩子呆板的时候,会说:“你就像‘嘉礼’一样,要抽一下才动一下。”诚然,傀儡是无生命、受人纵的,但在表演者高超的技艺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最近观看了五集央视纪录片《傀儡人生》,讲述的是漳州布袋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台湾布袋戏在时代变革下的传承与发展。片中更多着墨的是从业者的现实生活困境,如今娱乐方式多样,傀儡戏这种传统艺术,从过去的下里巴人变为阳春白雪,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从业者焦灼的问题。有的人苦女朋友姐姐是白癜风患者怎么办苦坚守,有的人下海创业,有的人不断创新。其中,有一位退休的泉州提线木偶艺术家让我印象深刻,年纪大了,退休了,但放不下朝夕相处的傀儡,舍不得这份情感,放下面子继续出演“野台戏”,对提线木偶的喜爱与坚持着实令人感动。   

  近年来,泉州提线木偶似乎从对外文化交流中找寻了新的出路,台湾布袋戏从金光戏到霹雳戏看指间分清自己是否健康到进军影视甚至拍3D电影,似乎不断与时俱进,然而这中间又有多少失落的目光。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为传统艺术提供展示的舞台,背后是沉甸甸的经济压力。   

  困难仍在,希望依存,令人欣慰的是,还有年轻人承担着传承人的角色,喜爱着传统艺术,传承着传统艺术,在世俗中上演着悲欢。如泉州木偶剧团就有一群90后的演员,作为提线木偶的新生接班力量,用娴熟精湛的技艺,不断敲响艺术殿堂的大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