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皇上自焚为哪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2: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史.太宗本纪》记载:“淳化二年己巳,以岁蝗旱祷雨弗应,手诏宰相吕蒙正等:‘朕将自焚,以答天谴。’翌日而雨,蝗尽死。”大致意思是淳化二年己巳日,由于大面积发生旱灾、蝗灾,宋太宗赵多日祈雨而不得,亲笔诏书给宰相吕蒙正等人,要自焚而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第二天,皇上的真诚感动了上苍,便倾盆大雨,蝗虫全部消灭。而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元元何罪!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大致意思是太宗向文武大臣说:“遭遇旱灾、蝗灾,百姓有什么罪过!上天这样惩罚百姓,大概是由于我失德造成的。你们应当在文德殿前建一座高台,把我放在上面。(如果)三天之内不下雨,你们就把我烧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接下来的记载就跟《宋史.太宗本纪》中“翌日而雨,蝗尽死。”如出一撤了。这自然让后人觉得由于皇上的皇帝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天降大雨,所有的蝗虫都死绝了,旱灾解除了。   

  早在商汤时期,人间大旱七年,天上滴雨不落。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虽然成千上万次祈祷天帝降雨,恳求龙王布雨,但丝毫不见成浙江有白癜风专科医院效,而且旱情越来越重。起初三四年间,汤王劝民兴建水利,农田还有丰收。当旱到六七年时,溪水也绝流了,河水干涸了,草木枯焦了,实在不得了啦!究竟何时才是个尽头呢?汤王按照贤相伊尹的旨意,踏着先圣轩辕黄帝的足迹,登王屋山天坛祈天,跪于天坛之上,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天帝开恩,为芸芸众生降雨,解除大灾大难。但他长跪半天,仍然不见天空生云,更无丝雨落地,祈求天帝暗示决死在何处,从肩上取下巨弓在手,从腰间拔出一支长箭,挽弓搭箭,“砰”然弦响,只见此箭飞入天际,落到桑林,汤王的自焚地,就这样定了。汤王最终也感动了上苍,甘甜的澍雨从天而降,解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   

  其实,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就有“天人感应”的说法,即天与人是相互感应的,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动上苍。因此,每当出现大灾大难,百姓流离失所,像太宗、汤王一样,皇上除了设法自救之外,都会反省自己的过错,试图用真心诚意感动上苍,换得国泰民安的局势。   

  姑且不评论宋太宗和汤王以“自焚”之举的祈天求雨故事的真实性,作为天子的皇上,在民生社稷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本人在伦理道德以及治国安邦上存在哪些弊端,招致上苍严肃惩罚,深感不安和内疚,这种自省自重的精神古代君王尚且有之,而作为现代文明的官宦们是否应该深思?再看看文明时代白癜风的因素的高官们的所作所为,与宋太宗和汤王“自焚”的胆略和担当相比,实为汗颜,不足称道。以至于出现了因为拆迁而被市民称为“李拆城”;对六朝古都“开膛破肚”的人称“季挖挖”;讲究江湖义气的“武爷”……诸如此类,无需解读,谁都可以看出,这些绰号预示着官员的什么嘴脸,他们干的都是些伤天害理,鱼肉百姓的坏事,也许作为公平公正的上苍看透了他们的恶劣行迹,忍无可忍之下罚他们锒铛入狱。   

  宋太宗和汤王面对天灾都能够咎由自取,反思反省过错,那些为了自己的喜好亦或是目的难道被利益、金钱、地位冲昏了头脑,从来没有顾及黎民百姓的疾苦,我行我素,成为阶下囚后才迷途知返,为时晚矣!有些贪官污吏在牢狱里写下了足以惊世骇俗的血泪书,千不该万不该,就是没有把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总开关,犹如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必然受到道德和法律的严惩,冥冥之中也有天意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