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庄子话奈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04:0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奈何”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动: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反问或否定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无可~I~不得②〈书〉疑问代词。用反问的方式表示奈何:民不畏死~以死惧之?③动:中间加代词,表示“拿此人怎么办”……看来,这“奈何”一词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没有办法的怎么办的问题。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每个人在人间世这个大舞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虽然人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是,世上却从没有被命运抛弃的人,只有被命运捆绑住手脚的人。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诸多不同的坎坷和失意,也就是在这坎坷与失意之中,有着诸多的奈何。虽然如此,如果你还保有健康的身体状况,这生活之中的奈何,只要从容面对基本上都能得到相应的解决。那怕是,没有担当,没有济世之心又放不下的人,如果选择逃避的办法,也许同样能够得到解决,只不过是一个消极的无可奈何的结果而已。   

  据《酆都宗教习俗调查》中说:相传四川酆都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另一说奈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人死亡后鬼魂都要通过这座桥,善者有神灵护佑能顺利通过……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死桥,桥这边是生,那边是阴间。在世间万物中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人生无论是善还是恶,但去世后都必须通过这桥而进入阴世间。   

  但是,当人必须通过“奈何桥”这一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的奈何问题时,怎样去面对呢?在有些人看来,还真的是处于无可奈何的绝望悲惨状态之中呢。而有道之人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呢?庄子在前面的《养生主》中就说过:“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在本文的前面也说过:“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所以,庄子在《养生主》中对于老子的去世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用斑蝥酊后会不会出现斑秃的情况帝之县解。”   

  然而什么是生,人为什么要生,要怎样生;什么是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什么样子,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谜团。在庄子眼中,生与死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庄子在《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里他将人的构成归于气。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死。一个简单的比喻为生与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在《大宗师》中,庄子又再次从交朋友说起,对死亡进行了探讨。庄子告诉我们说:“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kāo],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从文中我们可知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只所以“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共同的信念:就是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尾骨,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也只有在大自然的造化,在他们身上重铸的新形上有共同认识之后,才能真正达到道家之“道”的那种“外天下,外物,外生死”——心斋境界,这样面对“奈何桥”的通过就能“安之若命”。   

  从文中通过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他们的交友可知,庄子在这里还喻示着一个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如何交朋友的道理。   

  在漫长的人生立世、处世历程中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但是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很关键的问题。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一幅对联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艰难困苦之中,心灵深处的纽带牢固地连在一起,患难相扶。要把自己的知己看做自己的同胞兄弟一样,爱人如爱己。然而,在与朋友之交往中“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但是,要从这些朋友中觅得一知己,那真是一件不易之事。真如电影《知音》中小凤仙所唱之词:“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并把朋友作为“五伦”之一(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而在这五伦中的其他几伦都好理解,唯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独“友道”不好理解。为什么朋友也算一伦呢?人在一生之中会遭遇无数的痛苦与烦恼的无可奈何之事,有的无可奈何的痛苦,上不可对父母师长言说,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倾诉。人在一生中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败。   

  但是,在人生交朋友之中也不能随便而为,《千字文》中就说“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不是一类人就千万不要聚到一起。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既不是一类,又不同道,就格格不入。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气、投缘分,朋友之道讲一个信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而庄子在这里所说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他们之间的友情,虽然其基础来源于“道”,但对于我们平凡之人的交友之路,更是“友道”中的楷模。   

  物间有成语叫“瓜熟蒂落”,意思是瓜熟时瓜蒂自然脱落。向好的方面看,喻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但对人生来讲与人间俗语“无疾而终”一样,就是没有病就死了,这是死亡的一种最高境界,对于这样的老人去世,亲戚朋友去悼念时总会对其家人劝慰道:“熟透的瓜了,请节哀顺变(自然)”。这是人间众生对人去世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其实,“生、老、病、死”这在世间凡是有生命的万物来说皆属大自然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即使是老人家“无疾而终”也是来源于人生之病,因为枯萎本身就是生命万物的一段必经自然之路,又何况活着的时候也经历过病灾呢?子舆、子来就是如此,你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lì],其心闲而无事。跰[pián][足+鲜组字,音xīan]而鉴于井,曰:‘嗟呼!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子祀曰:‘汝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鸦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